兔儿牡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牡丹有何特别之处,为何能被奉为国花,
TUhjnbcbe - 2024/3/29 19:34:00

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目的是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经过一周时间的投票,最终牡丹花以票的优势,夺得冠军,得票高达79.71%。

牡丹又称“木芍药”、“洛阳花”等等,为双子叶植物纲、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它每年4月初开花,花期在4-6个月,喜温喜光,耐寒耐旱,分布遍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且品种繁多。

牡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说明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拿牡丹作为药材了。《诗经·溱洧》有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牡丹与芍药同属,这说明可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人在种植牡丹了。

但历史悠久的花有很多,牡丹有何特别之处,为何却能被奉为“国花”?其实它主要赢在4个方面,便是色、味、形、韵,我们可以从这4个方面来分析。

(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图》)

我们在欣赏一件东西的时候,首先就是看它的外表,外表就包括颜色。其中越令人感到舒适的颜色,就越容易吸引人眼球。而牡丹的颜色,就是恰到好处地吸引人。

其实一开始,牡丹只有红、黄两种颜色,到了唐朝,才逐渐趋于多样。根据记载,北宋的时候,牡丹就已经有了色。从宋朝到明朝,牡丹的品种也由几十种,逐渐增长至几百种。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在古代,牡丹的色彩就可以迅速增加?根据明朝的记载得知:“其种类异者,其种子之忽变者也,其种类繁者,其栽接之捷径者也此。”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会运用基因突变法,以及嫁接法培育牡丹新品了。

随着牡丹新品种的增多,其色彩也在不断满足人类审美的需求,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恽寿平《牡丹图》)

这个“味”,首先就是指牡丹的香味。它的香源于花瓣中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在醇类、烷类、酯类、酮类等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芳香浓郁,成就了嗅觉的专利。唐朝诗人皮日休就曾夸过牡丹的香味:“竞夸天下艳无双,独立人间第一香。”

除了闻的香味,还有食用的香味。在《广芳群谱》中就有记载:“俟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浓艳。”也就是说,人们除了会欣赏牡丹外,还会食用它,“酥煎”、“面裹”、“蜜浸”、“汁脍”等做法层出不穷。

另外,还有上面提到过的,牡丹也被用来作为药材,《神农本草经》中写牡丹具有“除症结淤血,安五脏”的功效。它的花瓣可以作为原料,制出来的精油具有美容、养生以及药用价值。它的根可以制成丹皮,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材之一。

(明唐寅《题牡丹图》花鸟画立轴)

既然要作为国花,就必须具备“高贵的气质”。牡丹在花形上就颇为高贵,不仅有单瓣形,还有荷花形、菊花形、蔷薇形等等十余种。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说过:“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伴随着牡丹高贵的气质,人们也愿意将它与别的事物结合到一起,代表着美好的寓意。比如牡丹和莲花相配,就寓意“连年富贵”;牡丹和猫、蝶一起,就代表“富贵耄耋”;牡丹与石榴等结合,就象征“富贵多子”。但可以发现的是,不管牡丹与什么搭配,它代表的都是“富贵”。

(明沈周《牡丹图》花鸟画立轴)

牡丹的“韵”,体现在它的文化底蕴。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咏”牡丹,特别是唐宋时期。就像前面说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写的《赏牡丹》。而它的前一句是:“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就是说在刘禹锡的心中,芍药和荷花皆比不上牡丹的清新脱俗。

历史上赞赏牡丹,与牡丹相关的故事比比皆是。这原本只是普通用来观赏的花,却用自己的独特魅力,摆脱了这种庸俗,升级为文化意韵,便使得人们格外推崇。

(苏绣牡丹)

在这几十年时间里,曾经有过数次国花的评选,而在这数次评选中,牡丹只有一次屈居第二。人们选择牡丹,其实也象征着,人们在向往美好的生活。牡丹终以它的“色、味、形、韵”,变成“万万花中第一流”。

(参考文献《诗经·溱洧》《广芳群谱》《洛阳牡丹记》《海汕记》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牡丹有何特别之处,为何能被奉为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