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颐和园建园270周年系列颐和园藏晚清旗鞋 [复制链接]

1#

美是人的天性,追求美、欣赏美也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通过服饰展示美成为一种最为直观的表现手法。鞋作为服饰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千变万化。“园说II——颐和园建园周年文物特展”中展出了18双清光绪时期制作的满族旗鞋。这些旗鞋是清代满族妇女特有的鞋式,也是当时的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最有区别的服饰之一。这些鞋造型、色彩各异,让我们以小见大,一窥晚清时期宫廷服饰的风采。

一、旗鞋的由来

旗鞋,又称“四闪底”、“高底鞋”、“木底鞋”等。根据鞋底的样式又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元宝底鞋”等之分。

关于旗鞋的由来,尚无确切的文字记载,结合民间传说或相关学者研究,认为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为民间传说,故事中满族的先祖内部发生军事冲突,多罗甘珠的父亲被哈斯古罕所杀,城池被夺。为了防止多罗甘珠和其族人重新抢回城池,哈斯古罕在城池周围围上数尺深的锈水,使人、马无法涉水而过。为了夺回城池,多罗甘珠从白鹤身上汲取到灵感,想到利用树杈模仿鹤的腿和脚,制作一双高过水面的鞋子穿上去,就能顺利通过池沼的方法。通过此法,多罗甘珠率领将士和民众果然趁夜奇袭成功,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多罗甘珠就和姐妹们一起把“树杈鞋”改进成了高底鞋,从此世代相传,进而衍变为满族旗人妇女的传统鞋饰。

其二为自然环境与民族习俗说,由于满族的发源地在我国的东北部,受到那里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山上蚊虫众多且地面泥泞,鞋类在除具备保暖的功能外还需具有其他强大的功能。满族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即在鞋底绑缚木块,使鞋底增高。满族妇女在上山劳动之时穿上高底鞋,一是为了让脚少受蚊虫叮咬之苦,再就冬季多雪,鞋底垫以木块防止足部冻伤,同时避免鞋底被泥水弄脏,防止打湿裤脚。

其三为遮脚说,清朝统一全国入关后,满族妇女在接纳吸收汉族文化时,受到汉族文化中“裹小脚”、“三寸金莲”等社会风气的影响。满族妇女崇尚自然天性,虽然是天足,但为了模仿汉族女性的小脚,通过增加衣袍长度,增高鞋底的方法,将脚藏在袍服下面。这样即达到了小脚的视觉效果,又使得旗袍下摆不容易拖得。

其四为拔高说,满族妇女为了美观,穿着她们心爱的旗袍,通过增加鞋底高度的方法,显得身姿更加挺拔。因为脚部重心发生了变化,而走起路来,仪态更加端庄,体态更加婀娜。

二、旗鞋的形制

清代宫廷旗鞋种类多样,多以鞋底样式区分、命名。颐和园现藏的这些旗鞋应皆为清宫内府造办处制作,按照鞋底的样式大致分为元宝底鞋、马蹄底鞋、高底鞋三类。鞋底皆为木制,外裱一层白布,再髹白漆,下边缝百纳布底。部分鞋底不着地的部分,其四面或者两面钉缀料石装饰。

1、元宝底鞋,鞋底上宽下窄呈倒梯形,其形状酷似元宝,较具观赏性。

2、花盆底鞋,或称马蹄底鞋,中间细,下端宽,状如花盆,痕如马蹄。

夏仁虎《旧京琐记》:“旗下妇装......履底高至四、五寸,上宽而下圆,俗谓之花盆底”。民国时期徐珂编撰的清代掌故汇编《清稗类钞·服饰类》记载:“八旗妇女皆天足,鞋底以木或称花盆底为之。其法于木底之中部(即足之重心处),凿其两端,为马蹄形,故称曰:马蹄底。底之高者达二寸,普通均寸余,其式亦不一,而著地之处则皆如马蹄也”清楚讲明此鞋用木料作底,上窄下宽,故而得名。

3、高底鞋,泛指其他底形的高跟鞋和一些巨型高跟鞋,被宫内统称为“高底鞋”。

鞋身与鞋底常用布料缝接粘制,鞋身面料多为单色无花纹的缎料。颐和园所藏按颜色主要有黄色、蓝色、湖色、雪灰色等几大类色系。按穿着季节有单、棉之分,部分里衬另缝有皮料、毛料,增加了穿着的舒适度的同时提高了鞋的保暖性。

三、旗鞋的纹样

鞋身上多用刺绣手段绣出装饰纹样,工匠们在选用绣线颜色或拼缝材料上用色大胆细腻,往往呈现出与鞋身缎料对比鲜明效果。各种图案组合、变化,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一思想贯穿在整个纹饰的设计中,并发挥到极致。主要有动物、植物、器物、几何、文字纹样等,取材广泛,组合丰富。这些物象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吉祥象征的图案。

动物多以出现蝴蝶、蝙蝠、凤凰纹样为主。

蝴蝶纹饰常与各式花卉相伴出现。蝴蝶飞舞于花丛之中,具有活力和动感,“蝶”与“耋”谐音,寓意长寿。

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谐音,其常于桃、如意、寿字组合在一起,象征福寿双全、福寿如意等。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百鸟之王,是祥瑞的象征,也常被作为后妃的象征,以喻其身份尊贵。

植物纹样丰富,常见有牡丹、菊花、兰花、梅花、海棠、荷花、竹等。这些花卉植物自古就深受世人喜爱,并将富贵、长寿、高洁等品格赋予其中。

器物纹样多见如意造型,一柄如意贯穿整个鞋面,上面搭配毛笔、钱锭等物,谐音“必定如意”。

几何、文字纹样有卐字纹、寿字居多,利用文字的变形,独立或相连,创作出最为直白的吉祥祝福。

这些精妙的纹饰离不开工匠们精湛的刺绣工艺,熟练运用平针、套针、缠枝、戗针、盘金绣、拉锁绣、堆绫绣、钉珠绣等技法,丰富了图案的细节、层次、和质感。

四、园说II展出的旗鞋

清光绪黄色缎钉绫绣万事如意纹元宝底鞋

清光绪长23.8cm宽7.0cm高15.0cm

鞋面为明黄色素缎,鞋口镶石青万字织金缎边。主体图案以堆绫手法拼接出蝙蝠、柿子、“卍”字、如意纹饰。布片晕染过渡自然,具有“万事如意”的吉祥寓意。

堆绫是按照预先设计的花样,剪裁出各式各样的形状再用针线将其钉缀在绣底上一种织绣工艺,使得图案具有极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清光绪湖色缎绣花蝶纹元宝底鞋

清光绪长21.0cm宽7.5cm高11.5cm

清代后妃用鞋,鞋面为湖色缎和黑色素缎拼接而成。鞋头单独绣蝴蝶一只,侧面绣海棠和蝴蝶图案,配色清新、自然。

清光绪蓝色缎绣花蝶纹元宝底鞋

清光绪长22.0cm宽7.8cm高14.0cm

鞋面为蓝色缎,装饰金线盘成的曲水纹绦边,左右对称绣出姿态各异的蝴蝶八只,飞舞于花瓣之间。鞋头装饰有红、黄二色线织绣的“寿”字,“蝶”与“耋”谐音,取“寿至耄耋”,长寿之意。下边缝百纳布底,用针法缝出铜钱、如意等凹凸起伏的立体花纹,粗中带细,别具匠心。

清光绪湖色缎绣凤戏牡丹高底鞋

清光绪长21.5cm宽11.5cm高22.0cm

鞋面为湖色缎,拼接冰梅纹织金缎边,并镶饰粉色蓝花绦带。鞋样以凤凰、牡丹为主体,用五彩丝线绣各式花卉,绿色枝叶茎干分明。花丛中两只凤凰遥相呼应,毛羽通过针法的变化有很强的层次感。此鞋题材新颖,针法娴熟,颜色鲜艳,秀丽华美。

清光绪湖色缎绣荷花纹马蹄底鞋

清光绪长21.0cm宽10.5cm高14.0cm

鞋面为湖色缎和黑色素缎拼接而成。镶饰有金线编织而成的曲水纹边饰和石青色花卉纹绦边。鞋头绣出花芯、莲蓬,两侧对称绣花瓣,上下交错为一组,并排而列,以套针技法绣出,色彩渐变自然,如同一朵绽放的荷花。

清光绪湖色缎绣花蝶纹高底鞋

清光绪长22.0cm宽11.0cm高19.5cm

鞋面为湖色缎,用丝线绣蝴蝶、桂花纹,鞋头补以石青色缎绣秋海棠和菊花纹。菊花、桂花、秋海棠即是秋季的象征,又巧妙利用它们的谐音和隐喻组成“贵寿满堂”的吉祥纹饰,针法以缠针为主。另在鞋头接缝丝线流苏作为装饰。

清光绪黄色缎绣福寿万代纹马蹄底鞋

清光绪长22.0cm宽10.5cm高20.0cm

鞋面为黄色缎,鞋口处镶两条以金线盘成的曲水纹绦边,并镶花朵和叶子状的料石为装饰。图案是用各色丝线绣出蝙蝠、团“寿”字、“卍”字、飘带等纹样,具有“福寿万代”的寓意。鞋底以木材为料,外裱一层白布。四周钉缀彩色料石作“福在眼前”、“福寿双至”等纹样,即增添了工艺的繁复性,又更进一步表达了吉祥祝寿之意。

清光绪黄色钉绫绣笔锭如意纹高底鞋

清光绪长21.5cm宽11.0cm高21.0cm

鞋面为明黄色素缎,鞋口镶石青万字织金缎边。主体图案是用剪裁好的各色形状布钉缀而成地一柄被飘带环绕的如意。如意上再钉绫绣万字纹和银锭、毛笔纹样。取其组合谐音“万代如意”、“必定如意”之吉祥寓意。

清光绪黄色钉绫绣竹纹高底鞋

清光绪长21.5cm宽11.0cm高18.0cm

鞋口为黑色素缎,鞋面为明黄色素缎,上面以钉绫绣工艺绣竹纹装饰。竹纹运用了多种深浅变化的绿色织片叠加拼凑,表现出竹竿、竹枝、竹叶,和它们之间的前后层次的变化。藕荷色表达竹节。这种设计使纹样更加立体形象,层次更加丰富清晰。

清光绪绿色缎绣蝴蝶纹马蹄底鞋

清光绪长21.3cm宽10.5cm高14.3cm

鞋面为绿色缎,鞋头和鞋跟绣团寿纹象征蝴蝶的身体,鞋面用丝线勾勒出蝴蝶翅膀,从前看或后看,皆组成一只完整的蝴蝶纹样。图案采用网绣、辫绣等刺绣技法,线条、配色简练,不落俗套,造型准确抓住蝴蝶之精髓。四周钉缀彩色料石作花蝶纹与鞋面纹饰遥相呼应。

清光绪蓝色缎绣荷包牡丹纹马蹄底鞋

清光绪长21.0cm宽11.0cm高18.5cm

鞋面为蓝色缎,鞋口处镶以金线盘成的曲水纹绦边和彩色料石装饰。鞋样是各色丝线以缠针、套针技法绣出荷包牡丹纹样。花苞配色和谐,枝蔓线条舒展,图案逼真。四周钉缀各式彩色料石作蝙蝠、铜钱等纹样,寓意“福在眼前”。此鞋做工精巧,富丽鲜艳。

清光绪蓝色缎钉绫绣菊花纹马蹄底鞋

清光绪长22.5cm宽11.0cm高20.5cm

鞋面为蓝色缎,图案以钉绫绣技法,用各色绫子剪裁出菊花花瓣和叶子的纹样再绣在上面,菊花造型生动。四面钉缀各式彩色料石作花篮纹样,提升了整体的精致感。

清光绪湖色缎绣人物纹高底鞋

清光绪长22.0cm宽11.5cm高16.0cm

鞋面为湖色暗花缎,鞋样以儿童在庭院中放风筝、点鞭炮、踢毽子等游戏活动为题材,应是百子戏春这一主题的简化表现。也反映了子孙昌盛、盛世太平一片祥和的美好期盼。构图疏朗不失丰富,每个人物发型、服饰、动作皆不同,人物有动感,活灵活现。绣工娴熟,针法多样,运针灵活。

清光绪雪灰色缎平金绣团寿蝴蝶纹高底鞋

清光绪长21.5cm宽10.8cm高13.7cm

鞋面为雪灰色缎,鞋头贴补剪裁出形似蝴蝶身子的紫色缎,上面用金银线盘绣出蝙蝠、团寿图案,象征福寿双全。两侧绣蝴蝶翅膀,形成一整只蝴蝶纹饰。另绣柿子、如意、团寿字、寿桃等组合在一起的纹样于侧面,将事事如意、福寿如意暗含其中。主题鲜明,配色淡雅,针法细密平齐。整体在金银线的衬托下,熠熠生辉。

清光绪蓝色缎绣五毒纹虎头马蹄底鞋

清光绪长21.2cm宽9.7cm高12.2cm

鞋口用石青色素缎,上面绣蝎子、蟾蜍、蛇、蜈蚣、壁虎,民间传说中,认为这五种动物皆有剧毒,被俗称为五毒。鞋面以蓝色缎为底,另搭配剪裁造型过的黄色缎补绣在鞋头、鞋帮处,通过绣线的装饰变化,形成一只斑纹老虎。老虎头顶“王”字,双耳立起,双目圆瞪,呲牙咧嘴,黑色丝线即是胡须也是流苏装饰。虎身于鞋两侧,四肢趴伏,身体舒展,状如流云。鞋帮后鞋耳为虎尾,自然垂下。虎自古被视作威猛强健代表,有驱邪保平安的寓意。端午节时有用“虎镇五毒”或“虎驱五毒”的习俗,以示驱邪降幅,祛病祈福,护佑平安。由此可见,此鞋可能是是特意为端午节而制作。

清光绪黑色缎锁绣蟾宫折桂纹高底鞋

清光绪长21.0cm宽10.5cm高17.8cm

鞋面为黑色素缎。黄绿丝线为主,用拉锁绣绣“蟾宫折桂”纹样。图案为一只三足金蟾拿着弓,而箭已离弦飞到了前面的桂花树上。桂花金黄、朵朵绽放。深色的鞋面如同夜空,与亮色的绣线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整个画面,相得益彰。鞋底为木制,外裱一层白布,再髹白漆。此鞋构思独特,题材新颖“蟾宫折桂”常用来祝愿学子金榜题名。我国古时科举考试的秋闱时间刚好是八月。八月同样是桂花盛开时节,是秋季的象征。而此处用此纹样,可能是应季应景之作。

清光绪粉色缎钉料珠花蝶纹马蹄底鞋

清光绪长21.5cm宽11.0cm高18.0cm

鞋帮由两块鞋料缝制而成,鞋面上端为黑色素缎,钉缀各式彩色料石组成的蝴蝶、折枝花卉等图案。下面为粉色素缎,交替钉缀黄、绿、蓝三色料石。在金线编织的曲水状绦带映衬下,如同彩色的飘带。鞋跟四面钉料石作蝴蝶花篮纹样,使得此鞋整体和谐统一,耀眼夺目。

*版权归颐和园所有,转发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