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忌口 https://m-mip.39.net/disease/a_5818099.html梅尧臣,北宋宣州宣城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仁宗皇祐三年召试,赐进士出身。以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荐,授国子监直讲,累迁都官员外郎,预修《唐书》。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为宋诗"开山祖师"。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
下面几首绝句,都是梅尧臣写与欧阳修有关的事情,或者是步韵欧阳修的诗作,可见二人情谊。
观永叔集古录北宋·梅尧臣
古碑手集一千卷,河北关西得最多。
莫怕他时费人力,他时自有锦蒙驼。
锦蒙,覆于马背的锦巾。借指良马。
这首七绝写欧阳修收集古碑手集的事情。首句直接写数量之多,次句点出何处收集比较多,算是层次递进手法。此二句文字相当平实,娓娓道来,犹如生活中对话。
三四句采用“他时”的重复递进写法,“莫怕”二字转折,是对前二句数量多的呼应。不要怕以后费人力来搬运呀!为什么呢?因为他时有马匹来驮运嘛,何必担心。言外之意就是越多越好,从侧面反应出欧阳修爱好古籍,我梅尧臣也同样爱嘛!
本首七绝可以明显看出梅尧臣的文字风格,在平淡中见情致。
观永叔画真北宋·梅尧臣
良金美玉不可画,可画惟应色与形。
除却坚明尽非宝,世人何得重丹青。
此首可算是纯说理诗,主要谈画的内涵本质。前二句写良金美玉为何不可画?因为只能画其外表与颜色,内在怎么画?没法画呀。第三句作了回答,除了“坚明”,其余都不算什么,外表与颜色算什么?不值钱的,有何价值呢?尾句进行反问,留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空间。既然如此,世人为何那么看重丹青呢?有何意义呢,读者大可仔细想想。
平实的文字,但内在的哲理却不浅,所以说梅尧臣开宋诗说理一派,本首七绝可见一斑。
重答和永叔北宋·梅尧臣
我家唯有一团月,挂在飕飕草屋东。
玉兔已为公取玩,更休窥望桂丛中。
首句就是一句老百姓家常话而已,次句语气更是俚俗。单独看前二句能算是诗词吗?感觉毫无诗的韵味情趣,就是老百姓说话口气。一味如此写法,定然不可取,且看梅尧臣三四句翻盘。
三句忽然转折,调侃语气。月亮上的玉兔已经被公偷取玩赏了,就不要再窥探月亮的桂丛中还有没有了。这不,两人互动的情趣就出来了。“唯有”“挂在”“已为”“更休”,此四个词组是本诗的灵*神韵所在。可学习其虚词运用的手法,学会了可把平淡的文字变成神奇的诗味。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北宋·梅尧臣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锁宿,谓锁闭于科举试场内应试。联华是指花开并蒂。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丽辞》:“炳烁联华,镜静含态。”这里是借喻,二人都考中。
首句写去年二人同样中榜,次句则以二月春到花开来衬托,应该都是意气风发。三四句则转为都亭眼前,欧阳修面对节物而感慨,而明日我即将辞家去太学。应该二人各有官职上任,分别之情思感慨。
和永叔六篇其一详定幕次呈同舍北宋·梅尧臣
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首句写时点地点与天气,文字朴实。次句调侃群公,偷字与新字为手法关键,为三四句埋下伏笔铺垫。
三家的“眼穿”回应二句的“偷看”,看得再多又如何?你想折也没得折。为何呢?第四句回答“赏到人间不是春”,咋一看这就是很普通一句,文字毫无特殊之处。但对比前面的说法在仔细品味一下,就有意思了。为何赏到人间不是春啊?是不是锦丛的花开得太好了,不类人间之物?又或者这话只能赏不能折,折了太可惜了?再或者,这花开在高枝上,你折不了。
句子简单,意味却可以多种解读,这样诗的内涵就多,张力也就相对应大起来。故此,诗词不是看文字表面的高深与否,简单而能有深意才是高手!
和永叔六篇其四禁中鞓红牡丹(洛中花之奇者)
与公同是洛阳客,今日论年皆作翁。
一见此花知有感,衰颜不似旧时红。
一二句有意思,非常有趣。首句应是写与欧阳修以前同在洛阳的年轻时候,次句则调侃说现在论起年纪,二人都是老头子了。题目写花而一二句不说花,皆为三四句铺垫也。
三句转为直接写见到红牡丹,然后有所感慨。尾句回答感慨为何?现在我们二人的衰颜,应该不像以前的那花骨朵儿一样红了呀。言外之意,青春不复,岁月何堪。以花与衰颜对比,具有视觉印象效应,亦是诗词手法之一。
和永叔六篇其五和邻几学士桃花北宋·梅尧臣
深殿有春人到稀,武陵虽说昧当时。
踌躇莫忆人间世,恐至尘中悔却迟。
这首切入的角度比较特别,有新意。首句写深宫内院虽然有春,但赏花的人很少。次句继续,武陵虽有桃花,但地处偏僻,当时的人也不懂欣赏。“昧”字精练妥帖,可见文字虽可平淡简单,但是也要注意妥当精练与否。
三四句采用说理方式,“踌躇”二字承上启下,也写出花之心态,或者人的心态。为何莫忆人间世?为何这么犹豫呢?原来是怕到了红尘俗世中,要后悔就来不及了。这是对一二句的回应!言外之意是什么?虽然深殿和武陵处没人欣赏,但是也不会被红尘过多打扰呀。
哲理诗要如何写?本首写法可看作是一种范例。对比反差而翻转,经过碰撞而得出言外之意,是常用手法。
和永叔郡斋闻百舌北宋·梅尧臣
响舌能令百鸟羞,听时丹杏发山邮。
春云不定雨来急,湿翅苍茫高树头。
首句写鸟的巧舌如簧,但声音究竟如何?读者是没有印象的。故次句采用通感手法,把听到鸟叫的那种声音状态感觉,或转化为“丹杏发山邮”的视觉感受。或是化用模仿唐维的《送祢郎中》诗:“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有远行离别之感。
三句转为写春云天气,四句则顺承写百舌鸟绕高树欲停栖的画面。此表达人在他乡,或彷徨无依,还是其他意味,读者可各自解读。
#诗词#
西湖绝句8首,见证柳如是才气纵横,惜才女虽侠骨丹心但所托非人
咏物诗词有三境,分析欧阳修七绝8首,迅速提升咏物创作水平
杜牧为何被称为小杜甫?3首七律分析,其笔力也雄健非常
昌龄七绝不逊李白,边塞军旅与宫怨闺情,信手拈来即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