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豆瓣93春节上线的这档综艺,比春晚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和诗以歌,

铭记经典。

《经典咏流传》

2月16日

大年初一晚上八点

当人们还沉浸在

对除夕之夜春晚的吐槽之中时

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

《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

这是央视又一清流力作

总导演就是之前《朗读者》

的总导演田梅

节目播出仅两天

豆瓣评分高达9.3

72%的人给了五星好评

《明日歌》《将进酒》

《鹊桥仙》《登鹳雀楼》…

当一首首国人

耳熟能详的诗词被唱出来的时候

弹幕都快炸了

网友纷纷大赞:开口跪!

汪明荃、罗家英、俊凯、谭维维、力宏、尚雯婕、凤凰传奇等,

老艺术家《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原唱杨洪基,

《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的原唱陈力,

更有代钢琴家之一88岁的钢琴大师巫漪丽等,作为经典传唱人加盟,和诗以歌。

看这强大的阵容

央视认真做起原创来

当真是无人能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俊凯作为经典传唱人第一个登场

演绎的是明朝钱福的诗《明日歌》

这首歌旋律轻松、郎朗上口

主持人撒贝宁只听了一遍

已经可以将旋律哼出来

同样郎朗上口的

还有力宏吉他弹唱的《三字经》

曾为春晚歌曲《当你老了》

谱曲的音乐人赵照

演奏的民谣版《声律启蒙》等

这几首歌

特别适合当做儿歌

教给小孩子学唱

力宏在节目中爆料

录《三字经》时

他2岁的女儿就在旁边

录完整首歌

女儿已经会自己哼唱了

谭维维带来的

是元朝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黄绮珊将苏轼的《定风波》

进行了别样演绎: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凤凰传奇则把李白的《将进酒》

唱得豪迈壮志

仿佛与千年之前的诗仙

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还有杨洪基和晰

陈力和余少群

这两对老艺术家与青年歌唱家的组合

将《三国演义》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

和《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进行了“古典+现代”的新演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赵照的这首《声律启蒙》

将汉字的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

化作歌声里诗意般的雨雪晴空

他说:“我在脑海中想象,

并模仿着古人的语气在写这首歌。”

不仅仅是名人和艺术家,节目组也请来了致力于传承经典的素人:

曾经刷爆过网络的大呼“唐诗万岁”的93岁老数学教授;

抱着吉他即兴演唱《将进酒》的中科院教授;

还有一群贵州山区淳朴的孩子和教他们唱过多首古诗的支教老师。

孩子们用天籁之声演唱的《苔》

这两天已经刷爆朋友圈

也让人们记住了这首

孤独了年的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些诗词在舞台上被惊艳铭唱

每一首都是经典

每一首都令人无限动容

动容的不仅仅是这些诗词

更是诗词背后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因身体原因

88岁的钢琴大师巫漪丽

不能到北京现场录制节目

于是节目组用“北京—新加坡”

实时连线的方式

将这一段进行了录制

当巫漪丽颤颤巍巍的身影

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

现场掌声雷动

她走到钢琴边

先对着台下弯腰鞠了三躬

然后才坐了下来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她把布满皱纹的双手放在琴键上摩挲一圈,而后缓缓又充满力量的,按下第一个音符……

一曲《梁祝》绕梁而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在巫漪丽的伴奏下,这首千年前的悲情古诗,被唱了出来。

11:01

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

也是弹着钢琴将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融入台湾的千年古谣《来甦》中

创造出了一首和缓抒情的《来甦·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胡德夫浑厚的嗓音

像一条在湖面上缓缓行进的船

感染着台下和镜头外的每一个观众

让人不自觉忘记纷扰

沉浸在他的境界中

潸然落泪

他用这首歌寄予乡愁

也寄予对恩师余光中老先生的缅怀

斯人已去

乡愁犹在

汪明荃和罗家英夫妇

携手唱了一曲充满浓情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汪明荃和罗家英恋爱21年,60多岁才步入婚姻,这期间俩人都得过癌症,但都携手抗癌,走了过来。

今年是他们俩人在一起30年,节目上罗家英给汪明荃写了一封亲笔信,写了他们两人结缘那天,写了这30年来的相依为命。

他说:“晚一点没关系,只要有个好结尾,只要最后是你……

我们都经历过生死,现在你剩半条命,我也剩半条命,我们合成了一条命。相依为命,同心到老。”

一首诗,一支曲

一段故事,一生深情

曲终人散,音犹在

从诗词大会、朗读者

到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

央视近年来推出的这些原创综艺节目

全都备受欢迎足以说明

经典才是永恒的时尚

五千年文化

三千年诗韵

流行的不一定经典

但经典一定要流行

想将古韵经典在现代社会流行下去

不仅仅是用中国腔调吟唱出中国风骨

亦是用世界元素重塑民族经典

《明日歌》的伴舞是一群机器人。

《登鹳雀楼》的配乐,是由中国二胡、蒙古马头琴年历史的印度萨朗吉、法国古典吉他,四种最有民族性的声音组合在一起,融汇出中法印蒙四国乐风。

在《经典咏流传》节目台上

出现最多的身影是一群群孩子们

他们是这个台上的演员

也是将经典传承下去的使者

更是经典传承最有希望的力量

不仅仅是中文,这些孩子们

也用英语进行着传唱

将这些民族经典

传唱到世界

传唱到下一代,下下一代

让经典永世流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