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集团向智能制造服务领域转型升级
能下雨、起雾、下雪的数码动态版《富春山居图》;燕子蹁跹掠过、花瓣悠悠飘落的牡丹数码屏风……在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和互动体验产品琳琅满目,彰显着数字科技和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的专业化园区,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和牡丹集团共同打造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已有余家科技和信息化企业入驻入孵。数字牡丹园已成为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和产业发展策略地。而迈入互联经济时代的牡丹集团,今年推出了“智能制造服务平台(IMS)”,为创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管理运营的智慧服务,正式向智能制造服务领域转型升级。
探访
文化背后的科技内核
1数码屏风能赏“合璧”富春山居图
众所周知,《富春山居图》这幅旷世名画一半在杭州,一半在台北,但来到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却可以欣赏到能下雪、下雨、起雾的“合璧版”《富春山居图》数码山水画。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来到牡丹集团的牡丹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墙上一溜儿由12块46寸液晶显示屏拼成的《富春山居图》引人注目。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数码媒体艺术品,这幅数码山水画上的燕子、小船、水波都不是“静止”的,而是活灵活现。江水是流动的,松树是摇曳的,水鸟是游动的;绵绵雨丝渐渐串联成线,山水隐在了雨幕之后;雨过天晴后,江上和山间缓缓升腾起薄雾,山峦青翠,江天一色。
“运用牡丹的数字内容适配(Dcas)技术,创意团队将原画作的细节放大处理,通过想象将原画作进行了动态艺术处理和再创作,展现出富春山的春夏秋冬,观众可以欣赏到雨天、雪天、雾天、晴天等不同版本的富春山居图。”牡丹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第三代产品,《富春山居图》数码媒体艺术品还将在立体感方面进一步增强技术,“曾有美术学院的教授给我们提过建议,认为动态版《富春山居图》的雨幕不太像下在画里,像是在屏前,今后通过技术增强,这幅动态画的立体感将更强、效果更好”。
站在数码屏风《四季牡丹图》前,似乎能呼吸到花香,能聆听到鸟鸣。《四季牡丹图》由4块独立的显示屏构成一组屏风,原作是牡丹静态画,通过二次创作,画“活”了起来——燕子轻灵地在4块屏之间穿梭飞过,牡丹绿叶轻轻颤动,花瓣悠然随风飘向远方,鱼儿在水中惬意游动。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富春山居图》和《牡丹数码屏风》多次参展工博会、文博会、科博会,并在年APEC会议及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会上夺目亮相。
2伸手可“触摸”山海经神兽
走进牡丹集团AR/VR工程实验室的C-POP剧场,你可以亲手“触摸”到貔貅、混沌、凤凰、麒麟等山海经神兽,还能欣赏到虚拟成像的创新京剧作品。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舞台上,京剧作品《梨花颂》正在上演,缠绵哀婉之时,忽有凤凰翩翩入画,围绕真人演员而飞;不一会儿,演员背后出现了数字艺术打造的宏伟宫殿景象——这是通过3D建模实现的和真人之间的融合。
站到C-POP剧场舞台对面的抠像区,舞台影像里就能出现你的身影,通过虚拟和现实的结合,你可以和貔貅、混沌、凤凰、麒麟等山海经神兽“互动”,近距离“抚摸”到它们。
AR/VR工程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剧场的舞台比较特殊,舞台上有一个45°的全息投影屏,天花板上则是LED大屏,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来实现观众的最终观赏效果。
记者了解到,牡丹C-POP剧场将虚拟现实、全息影像、增强现实等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实现影像、动漫、真人的真实互动,打造了一个集虚拟现实、舞台演艺、衍生服务于一体的小型文娱科技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