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外用药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一、牡丹育种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后,大规模的人工杂交育种首先在山东菏泽开展,从此我国牡丹育种工作飞速发展,新品种的数量和质量有显著的增加和提高,具有代表性的优势品种有“香玉”、“亭亭玉立”、
“种生红”和“冠世器玉”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由于品种群内部的反复杂交使品种间亲缘关系十分接近,野生种和其它品种群的优良基因未得到充分利用,随着杂交育种的持续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已难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近儿年米新品种多以紫、红、浅红、粉、粉红居多,而墨绿复色及鲜艳的红色,特别是真正的纯和蓝色极少,甚至没有。
市场上特别是国际市场对纯黄、纯蓝、纯红、纯白、黑黑、深绿及复色系的品种需求很大,而我国恰恰就缺乏这些花色的品种。国际上牡丹销售的总趋势是产品微型化、优质高档化、多样化,而中国的牡丹却只能以价格低廉而不能以品质优良占领市场。在品种类型和品质上,我们已远远落后于口本及欧美国家,因而,高新技术在牡丹育种上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今后牡丹育种的发展方向
1.花香
“国色天香”是牡丹的特色,我国现有牡丹品种能突出花香的品种极少,仅有香玉、清香白、凌花湛露、玫瑰香等几个品种。而香味是花卉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育种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延长花期
牡丹由于花期非常集中,总给人以花期过短的印象,常有人叹息牡丹“养花一年,看花十天”。因此,延长牡丹花期一直是牡丹生产和科研工作者的希望。在品种选育中,一要对花期特早或特晚的品种给予重点培育;二要重点选留一些单花花期持续时间长的品种或设法延长现有品种的单花花期,以使牡丹的整体花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延长10~15天。
另外,现有栽培牡丹品种中一些品种如遇秋季“小阳春”气候,会形成1年2次或多次开花的现象,因此,应在探索诱发这一现象的内外原因的基础上,选育出每年能稳定于秋、冬季节两次或多次开花的“寒牡丹”品种,也是延长花期的主要内容。
3.培育有观赏价值的“芽牡丹”和“叶牡丹”牡丹芽和叶虽不是主要的观赏器官,但牡丹芽在初萌动时千姿百态、色彩各异;牡丹叶或紫红、或碧绿,或黄绿相间,或圆、或长,或展,或卷,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使人们不仅能欣赏到牡丹美丽的花朵,同时也可以在花前、花后欣货到牡丹的另一番风采。特别是叶色紫红的野生原种卵叶牡丹的发现,更使培育紫色叶的观叶品种成为可能。目前,日本已开发“芽牡丹”系列,作为牡丹大国,我们也应该积极开发这一资源。
4.增加抗性
培育抗热抗冷性品种,这是促进牡丹北上和南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扩大牡丹栽培分布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利用野生资源中耐湿耐热性强的杨山牡丹及现有的江南、西南品种,有目的地选择观赏品质好的其他品种分别作为父母本,培育观赏性和抗湿、热性俱佳的品种;另一方面,紫斑牡丹和西北品种在我国资源中最耐寒、耐旱、耐干燥气候和贫瘠土壤,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展逐步引种驯化工作,进一步增强其抗性。
5.培育专用型品种
专用于牡丹切花、微型盆栽、周年开花的品种,是我国目前较为缺乏的栽培类型,同时也是市场急需的栽培类型,应该成为牡丹育种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