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红学派创始人之一俞平伯 [复制链接]

1#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2/6205102.html

俞平伯(-),诗人,散文家,学者。原名铭衡,字平伯。原籍浙江德清,生于苏州。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年毕业后,先在江浙一带教书,年起定居北京,执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0年代后,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参加新文动,是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最初以写诗为主,有诗集《冬夜》、《西还》、《忆》等,大多是写景抒情之作,以清新婉曲见长。后来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剑鞘》(与叶圣陶合著)、《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和《燕郊集》等。抒情写景作品,情思飘忽,文笔委婉。有些虽是考据、序跋之作,也能夹叙夹议,情理交融,饶有风致。他有意追随明代人小品文,与周作人的文风较为接近。他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其《红楼梦辨》初版于年,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年修订,改题为《红楼梦研究》再版后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曾引起学术界广泛的批评和讨论。他关于古典文学的其他论著,大多收入《论诗词曲杂著》。

百灵庙远驼铃寂;

二复居寒凤甓孤。

挽北大教授刘复

劫后湖山谁作主;

俊豪子弟满江东。

集句题浙江富阳鹳山双烈亭

惊座文章传四海;

新民德业播千秋。

挽茅盾

欣处即欣留客住;

晚来非晚借灯明。

晚年自题

捲卷古今都在眼;

拥衾寒暖不关情。

改彭玉麟赠祖父俞樾联自题。原联为:“开卷古今都在眼;闭门晴雨不关心。”作家荒芜认为下联失之于消沉,改为“捲卷古今都在眼;开窗晴雨要关心”

鱼美酒香,奚翅食重;

宾筵家庆,乐饮情同。

题新加坡同乐鱼翅酒家

踏月六街尘,为睹黛玉葬花剧;

相逢一尊酒,却说游园杜丽娘。

拟赠梅兰芳。上联附注:“民国初年,梅畹华初演斯剧,得往观场,未相识也。”下联附注:“晚岁于萃华楼酒座,谈《牡丹亭》,拟赠以此联,而君艺名千古矣”

早岁识奇才,讲舍殷勤共听夕;

暮年共惆怅,云山迢遥隔人天。

挽许宝禄

记当年沪渎初逢,久荷深哀怜弱棣;

喜晚节京华再叙,忍教残岁失耆英。

挽伯祥

得句疑人有;

看书不厌忘。

叶圣陶集句对俞平伯

共看明月皆如此;

且喜年华去复来。

吴小如贺俞平伯七十九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