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951583.html一、基本情况
1.1基本情况
平乐镇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南临“千年古刹”白马寺,距洛阳市1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43个村民小组,口人,耕地面积亩,村庄占地面积亩。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一方,素有“金平乐”、“小洛阳”之美称,被农业农村部作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之一,广泛宣传推介。年4月份,省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简报形式对《“小牡丹”画出“大产业”——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大力发展牡丹画产业》进行了专期刊发,4月21日,徐光春书记对此做出重要批示:要落实、扶持、推动平乐镇农民牡丹画产业的发展,采取措施,将其打造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年,平乐村被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平乐镇也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2农民情况
平乐村共有多人从事牡丹画产业,共有余个牡丹画专业户和余名书画爱好者,其中省、市、县画家协会会员20多名,年创作生产牡丹画10万余幅,实现销售收入余万。
3村庄历史及资源
平乐村自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为迎西域入贡的飞廉、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
平乐郭氏正骨:是我国骨伤科的一支重要学术流派,迄今已有余年的历史。与洛阳牡丹、洛阳水席、龙门石窟并称为“洛阳四绝”。平乐郭氏正骨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4.村庄建设情况
年上半年,平乐村投资万元硬化了村内5公里道路。如今的平乐村内主要道路已经全部硬化并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同时还整修了村内各街道排水沟米,保证大雨天气村内无积水、无内涝。针对村里卫生环境清理整治方面,平乐村投资30万元,规划了16个垃圾场,安排装载垃圾车12辆,并组成了35人的保洁队伍。村里的亩耕地目前全部流转种植了花卉苗木来发展生态旅游,现在整个村庄就处在万亩花卉苗木的包围之中。村民人均年收入早就突破了元。
二、产业资源特点
2.1主要产业类型
平乐农民牡丹画产业。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是全国的牡丹画生产基地,素有“书画之村”的美称,被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该县充分利用洛阳牡丹的社会影响力,张扬自身优势,明确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拓展销售渠道,把平乐村打造成中国牡丹画产业发展中心,建成全国的生产销售牡丹画基地,实现平乐牡丹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利用资源优势,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以牡丹书画产业为核心,形成了书画、装裱一条龙服务体系。农民创作的书画作品除了在当地销售,部分还在山东、陕西、山西等地的旅游精品商店销售,有些还被日本、美国、东南亚各国书画爱好者收藏。
2.2经营状况
目前村里有1多人从事牡丹画产业,其中画家有多人,每年创作牡丹画作品25万幅,产值7多万元。
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元。年被农业部评为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之一。
牡丹花会期间,在国花园、洛阳牡丹园、神州牡丹园等5家牡丹园以及我市各大景点摆设摊位50余个,有余名农民画家参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创作销售牡丹画4万余幅,实现收入余万元。
2.3产品类型
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规划占地亩,整体建设为汉魏风格主题画室,一栋房子为一个画室,创意园区内共有家画室,一座多平方米的主题展馆,创业园区后面还建有一处占地25亩的牡丹画创造写生园,是为创意园内画室建造的一个创作平台。整个创意园区主要起到对牡丹画进行创作、展览、销售的作用,将牡丹绘画、平乐水席、乡村旅游捏合于一体,现在已成为旅游观光的场所,游客可以现场观赏牡丹,观看农民画师作画,参观牡丹画装裱过程,观看平乐民间艺人印章篆刻艺术表演,可以现场购买画作和印章,品尝平乐水席。
牡丹文化产业园区,位于平乐镇平乐村,占地90亩,以平乐牡丹画的创作、销售为主,拿到了国家3A级景区认证,形成了创作、装裱、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基地。
“平乐牡丹商贸城”一条街。整条街长达数百米,两旁是鳞次栉比的“画廊”,随便走进一家画廊,扑鼻而来的墨香、满眼娇艳欲滴的牡丹令人沉醉。
平乐水席。平乐水席俗称官桌,据传源于宫廷御宴,流传至今已成为当地婚庆寿宴、喜事请客等民间喜庆的宴席,代表菜“平乐脯肉”以其松软筋道、香而不腻更是被津津乐道。平乐村村民建立“平乐水席”服务队,把最初的饭店宴席发展成走乡串村的“平乐水席”,迅速占领了周边县乡的农村水席市场。目前,平乐村兴办的“平乐水席”服务队有近40家,购置的汽车有80余台,参与服务的村民达七八百人,平乐周边的偃师、新安、伊川、吉利等县区长年都有“平乐水席”服务队的身影。为了维护、提高“平乐水席”的品牌质量,村里还成立了平乐水席服务协会,聘请名厨讲授烹调技艺,提高从业人员服务品质,扩展服务辐射范围。“平乐水席”正在成为继“平乐牡丹画”之后的又一个特色品牌。
三、发展模式
3.1文化产业化发展
平乐村的牡丹画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进行发展,以引进的洛阳市鼎润实业有限公司作为牡丹画创作管理、发展、销售的平台,村里的农户进行牡丹画创作,以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为创作基地来发展。
成立牡丹画院,建设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打造集培训、绘画、装裱、销售、接待、外联于一体的产业链。牡丹画园区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司+园区+画师”的经营管理模式,画师也分一、二、进行签约,牡丹画创作实行“五统一”(纸张、培训、展览、价格、销售)标准,园区绘画作品规模效应日渐显现。目前,全村多名村民可独立作画,画作行销山东、陕西、山西等地,有些还远销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
孟津县投资3多万元兴建了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建设有美术馆综合楼、套画家创作楼、25亩写生基地,将园区打造成以平乐牡丹画创作销售为核心的文创产业基地。
3.2文化+生态旅游模式
将牡丹画产业与花卉苗木发展结合起来,走文化生态旅游之路。洛阳市鼎润实业有限公司流转了平乐村及周边的1万亩土地建立了鼎润万亩生态园来种植花卉苗木。现在每天都有近人来村里游玩,同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牡丹画爱好者长期在创意园区里学习绘画。还有很多企业负责人来洽谈购买苗木,游客也到创意园区来购买牡丹画,每年带给公司的纯利润在0万元左右。公司同时也带动平乐村及周边农民约0人致富,创意园区内1多名画师年收入5万-20万元之间,生态园内工作的多名工人收入在3万-5万元之间。
平乐村以中国牡丹画第一村景区成功申请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共有游客15万人,年突破了30万人。
四、经验借鉴
4.1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多业态融合发展
目前,在平乐有余人从事牡丹画产业,带动文创、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当下,平乐人以绘画滋养乡风,以文化带动旅游业、电商业协同发展,年被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成为洛阳市首批淘宝村之一,目前,平乐村已开设活跃淘宝店铺余家,累计销售额达0万元
4.2挖掘特色,发挥优势
平乐村的牡丹传承文化,更培植了文明乡风,舞起了产业龙头。当地人更是借此打造了一个集书画培训、艺术创作、旅游观光、产品交易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闯出一条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子。
4.3文化+生态+旅游,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平乐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到实现乡村旅游振兴的途径。它以牡丹文化为吸引点,培育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打造了丰富多彩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中农大农业规划设计院
一村一品研究小组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