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皱纹的产生及有效抗皱成分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皱纹是皮肤老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为皮肤表面一级线的加深,其科学定义为:当沿垂直于线纹轴的方向,拉伸皮肤后留下一条明显的线(该线为皱纹的底)时,则称为皱纹。

图1面部皱纹

皱纹形成的机理

皱纹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通常有多种机理:

角质层功能低下。这主要是浅皱纹的生成原因,角质层水分量低下及其引起的角质层肥厚,导致皮肤失去柔软性,生成皱纹。

表皮劣质化。随着年龄增长,表皮细胞的增殖活性衰退,表皮变薄,同时,老化导致表皮与真皮的接合处变得平坦,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生成皱纹。

真皮胶原蛋白纤维的减少、胶原蛋白纤维束构造紊乱以及紫外线引起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化或增多,导致胶原蛋白的分解和断裂,或者造成真皮胶原蛋白纤维束构造紊乱,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形成皱纹。

弹性蛋白变性。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使弹性蛋白酶活化,弹性纤维(基底膜正下方垂直表皮分布的细弹性蛋白纤维)断裂、流失,或者真皮弹性蛋白变性、弯曲,从而导致皮肤弹性低下,生成皱纹。

透明质酸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的透明质酸减少,特别是表皮的保水性变差,引起皱纹形成。

基底膜损伤。基底膜是表皮和真皮的接合部的膜片状物质,由Ⅳ型胶原蛋白、层黏连蛋白和蛋白聚糖等构成,其作用是使皮肤有力学强度。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的皮肤,其表皮基底细胞中会产生明胶酶(MMP-2-9),破坏基底膜,从而导致皮肤弹性低下,形成皱纹。

表皮乙酰肝素酶活化。存在于基底膜的硫酸乙酰肝素和增殖因子相结合,可对表皮的功能进行恢复。然而,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其表皮乙酰肝素酶活性变高,可显著分解乙酰肝素,导致被硫酸乙酰肝素所控制的增殖因子的制御混乱,引起表皮、真皮以及血管、淋巴管的损伤,促进皱纹等光老化的产生。

血管新生。紫外线导致表皮中凝血酶敏感蛋白和血管内增殖因子的平衡紊乱,诱导血管新生,接着弹性蛋白酶(MMP-12)以及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中性白血球浸润到皮肤组织中,使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分解、变性,产生皱纹。

淋巴管回收功能低下。紫外线使淋巴管活化因子(VEGFC)减少,作为炎症细胞的巨噬细胞回收迟缓,停留在真皮内,结果促进由巨噬细胞中的弹性蛋白酶(MMP-12)引起的弹性蛋白的分解,从而生成皱纹。

活性氧、自由基生成。紫外线照射到皮肤生成大量自由基和活性氧,能够引起细胞膜等结构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另外,由胶原蛋白纤维和弹性纤维关联等造成的蛋白变性、DNA损伤和MMP-1/3/9活化等,均有可能导致细胞功能低下,真皮构造变性,皱纹生成。

皱纹的分类与分级

皱纹可分为以下4个基本类型:I型皱纹是因萎缩而产生的皱纹,以细小、几乎相互平行为特征,当受到横向拉力时,皱纹可消失;II型皱纹是因弹性组织变性而产生的皱纹,为日益增多且持久存在的线条,发生在某些皮肤日晒区,如面颊、唇上方及颈部;III型皱纹是因表情动作所产生的皱纹,此类皱纹为持久存在的,常与面部表情肌力的方向一致。皱眉线、眉间线及鱼尾纹是典型的例子。肉*素可缓解肌紧张,有助于这些皱纹消失(见图2);Ⅳ型皱纹是因重力产生的皱纹。重力会导致皮肤褶皱或下垂,提拉皮肤可以消失。

图2III型皱纹

有研究人员通过定量测量的方法,将名研究对象的面部主要部位(外眦区域、前额、鼻唇沟、眉间)皱纹统一分为轻中重三大类,每类分3个等级(见表1),其中1,3,5,7,9为主要等级,2,4,6,8为介于主要等级之间的分级。

表1中国女性面部皱纹分级描述

抗皱有效成分

目前已研究表明具有抗皱作用的有效成分包括:活性氧去除剂,例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固醇、单宁、咖啡酸诱导体和木脂素;皂素,能够促进表皮细胞透明质酸合成,包括天然精油藏红花、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柚子籽提取物;抑制乙酰肝素酶活性的活性物质,例如无患子提取物;促进层黏连蛋白合成的活性物质,例如大豆溶血卵磷脂、柚子籽提取物;促进Ⅳ型Ⅶ型胶原蛋白生成的活性物质,包括榉树芽提取物、柚子籽提取物;阻碍Ⅳ型Ⅶ型胶原蛋白分子间结合域分解酶的物质,例如薄荷提取物;Ⅰ型胶原蛋白合成促进剂,包括维生素C诱导体、维生素A诱导体、乳清成分和灵芝提取物;透明质酸合成促进剂,包括麝香酮和植醇(成纤维细胞);胶原酶活性阻碍剂,包括桉树提取物、款冬提取物和荷包牡丹提取物;抑制胶原酶的活性物质,包括款冬提取物和荷包牡丹提取物、全反式维甲酸和明胶酶(MMP-2,9);活性阻碍剂,如姜黄素;弹性蛋白酶活性阻碍剂,包括苦参提取物和生姜提取物;促进淋巴管功能的活性物质,例如甲基环己烷和氨甲酰等。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谯英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