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牡丹花指挥交通吗?
这可不是什么魔法,可是登上了热搜哟!
三十九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红绿灯摇身一变成了朵朵盛开的牡丹花,红牡丹停,绿牡丹行,此种设计可谓创意满分,能让行人和车辆在驻足等待红绿灯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洛阳的牡丹文化。
市民纷纷表示:中!
如此设计也得到了人民日报的推广和称赞并收获了大众的一致好评,网友纷纷喊话当地城市:安排上!
下滑看评论哦!
这般令人惊艳的牡丹花设计,可不仅仅只存在于红绿灯之上哟!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富有洛阳特色的城市家具无处不在。那何为城市家具呢?刚刚谈到的红绿灯便是其一了,具体来说呢,城市家具是指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包括公交站、路灯、道路护栏等,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文化名片。
在洛阳,自古形成的以牡丹为中心的关系网,使得城市家具多以牡丹为元素设计,让人倍感亲切。话不多说,上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牡丹花为元素的独特路灯被安放在洛阳市区道路的两侧,夜幕降临时,路灯亮起,如花仙般指引着人们回家的路,向市民无声地传达出“家的温度”。
视线稍作下移,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路灯底座上也隐约“盛开”着牡丹哦!浮雕线条饱满柔和,将盛开时牡丹婀娜的姿态定格了下来,多枝牡丹的造型给人一种花团锦簇的感觉,更凸显着这座城市的独特个性。
放眼望去,这些的栅栏设计也很洛阳呢!在开元大道路中间,细看护栏中曲线铁管如同叶片呈弧形张开,金黄色的牡丹花被包含在其中,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再看绿色的栅栏,像不像牡丹花的茎秆和枝叶?朵朵牡丹依次相连,像一个个花精灵守护着往来的行人。
要是路过东环路与开元大道交叉口上方立交桥,道路两侧的护栏上浮雕的牡丹花你定会忍不住多看两眼。一整块白石板中心只雕了一朵超级大牡丹,将一朵牡丹花的所有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显然,石板历经了多年风雨的洗礼,护栏扶手处有明显的龟裂纹,此情此景耳边响起了一个厚重而沉稳的声音:欢迎来到,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中,脚下随时可能冒出一株“盛开”的牡丹花来,仔细一瞧,原来井盖和石板的设计中也饱含牡丹元素哦!
真可谓是牡丹花遍地开,抬头低头皆是景啊!这随处可见的牡丹全方位展现出洛阳的牡丹文化,也凸显洛阳人民对牡丹的喜爱与自豪之情。
欣赏完美丽鲜艳的牡丹后,我们再来看点儿其他有意思的城市家具叭!
谈及洛阳,除了牡丹,不出意外想到的就是“神都”了吧!而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最“出圈”的便是作为隋唐朝时期的都城,也正因此,洛阳在发展与规划方面一直都注重体现隋唐遗风。随着城市街道两侧隋唐遗址的修复和旧址重建,城市家具的设计也以隋唐建筑风格为中心展开,塑造“古韵新风”的豫西特色城市风貌。
随着城市街道两侧隋唐遗址的修复和旧址重建,城市家具的设计也以隋唐建筑风格为中心展开,塑造“古韵新风”的豫西特色城市风貌。看,全木质的结构古朴典雅,深灰色的瓦片整齐排列,是不是感觉在古代建筑的屋檐下?其实这只是一个公交亭哟!
木结构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实物是隋唐时期的建筑,并且隋唐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已经形成了严整的制作方法,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基于此,隋朝遗址附近的公交亭都借鉴隋唐时期的建筑特点,对车站顶部斗拱和屋顶木构架进行概括、变形,利用庄重的红色来渲染车站,这样做既精简又能显示出古朴的风格,古代与现代巧妙结合更增加了古都洛阳的文化色彩,展现出其独有的特色,可谓妙哉!
如今,遍布在洛阳市区大街小巷的“城市家具”,都在一处处细节雕琢中融入彰显着具有洛阳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示了这座千年古都的人文精神。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升,洛阳,这座千年古都定能凭借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到时候洛阳的牡丹又会开在哪里?隋唐的气息又会藏在哪里呢?
我期待着,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1]于海若,范旭东.城市家具的符号化设计研究初探[J].设计,,34(04):-.
[2]仝笑一.洛阳牡丹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3]余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44(01):-.
[4]鲍鑫怡,韦芳,王念如,陈妤玥.智能井盖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17(07):-.
[5]赵思雨.唐风咏时——浅析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J].流行色,(04):-.
[6]李珊珊.牡丹花纹饰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ND
文字:林浩、赵亮、王祎、郭润加、李二辉
图片:林浩、赵亮、王祎、郭润加、李二辉、网络
编辑:李二辉、郭润加
审核:郭润加、王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