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77.html学校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介绍一下带班经验,我想,带班经验是大同小异,总结起来就是“三心二意”:细心、信心、耐心;在意、乐意。但这一年,我与他们经历了很多,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故事。
高三19班不是我“从小带大的娃”,即不是从高一带上来的。他们是我高三才接手一个班,如果从高一带上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各方面已经磨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都以习惯,高三接手新班,最多只有一个月时间,最少必须在一个星期内磨合。但我听说这个班问题很多:小团体特别多,爱跳爱闹的孩子也多,有个性的孩子更不少……进这个班的时候,感受到好多道或审视或冷漠的目光。哟,的确是有点难度,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总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先解决那几道让我感觉不舒服的目光吧,从他自己的表现,从家长口中,从同学的评价综合起来后,我发现这些孩子并不如大家评价的那般难缠,他们是有点小性子,孩字嘛,谁没任性的时候,找个机会帮他们改改。强调他们不好的方面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那就帮他们寻找自己的优点。转机是某次会议后的几排凳子。开完会,大家都走了,他们几个人在那里帮忙收凳子。本是一件小事,但我当时特别感动:谁说我们班很差,看,不是挺好的嘛!我拍下那些背影,第二天早读就在班上表扬了他们,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我告诉孩子们:我们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每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你挑别人的错,别人也挑你的错。我喜欢用手机记录他们的点滴改变与同学分享,与家长分享。大食会后清洁场地的孩子,看见别人倒垃圾主动帮忙的,校运会上忙碌的的“后勤”人员等,我都一一详细列出名单,在班上表扬,在家长群表扬。有大家的支持,班级风气改变得比我想象的还快。
同学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的,但我们班孩子之间的矛盾为什么激化得这么厉害?矛盾的根源是什么?语气不对或者说话方式不对?这时候我去判断谁对谁错,估计让其中一方认为是偏帮,我选择与孩子们一起去分析问题,一起解决问题。我又利用起课前五分钟思想政治渗透时间:找一个相关新闻或杂文,大家欣赏,跟同学们一起分析个案中的是非对错。或再举个例子:好朋友买了条裙子,问你好看不?你说“不适合你穿的,太难看了!”你说这是直接还是情商低?我们说话要顾及别人的感受。你们喜欢我这样说话吗?这既避免指名道姓,也避免他们对号入座,当然有些同学就会开始反省,注意说话的语气。故事说理永远比滔滔不绝的大道理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也有效果得多。只是我们每次的分享时间不能太长,更要及时。滴水穿石,慢慢渗透,从源头上解决思想问题。
我们班小团体特别多,小团体之间容易产生摩擦。这倒是真急不得。先用事例告诉他们摩擦可能产生的恶果,先稳住他们,然后寻找机会让他们淡化边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有交集。体艺节需要多人帮忙筹备,这是很好的契机。我请那些平常特别有想法的同学帮忙筹备精神文明队,那可真是相得益彰,往日的吱吱喳喳,瞬间变为优点,他们各出奇谋,而且在组织的过程中又顺便改变了同学们对他们的看法了,增加了他们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机会。当宣布我们班获得精神文明队一等奖的时候,大家的兴奋可想而知,他们的欢呼声我至今还记得。因为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而且是这三年一直以来都希望得到的。从那开始,班级是越来越团结了。
宽容不是纵容,特别是一些细节。我和你们在一起,是为了让你们变得更好,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可以放过,有些原则性的问题那就要一丝不苟。没按要求穿校服裤、升旗迟到,我亲自抓来给校风队登记。比起文明班,你们的规则意识更重要。记得在我们班里,有那么几个人喜欢跟别人开玩笑,但我隐隐感觉到当事人不是很高兴。课后向双方了解各自的想法。开玩笑的觉得,我们这么熟悉,关系那么好,开开玩笑没问题,而且我也问过他,他说不介意。但被开玩笑的,在我一再鼓励下,明确表达,我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我当即把他的想法告诉那几个同学,劝告他们不要再开玩笑了,但这些孩子还是偶尔没忍住,那就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同时也告诉那位同学,既然在意,就应该明确表达出来。我想告诉那些胆子小或不善言辞的同学,遇事要有勇气;不管什么时候,有我在呢!
用积极的语言告诉孩子,我们要团结,要有责任性,要有奋斗意识,要成长……这些词汇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发脾气没有用,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来,我们一起努力”“来,笑一个”“我能帮你什么吗?”“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怎么啦?”“你做得真好”。用积极的语言引导,班级内充满阳光的味道,高三的生活多了欢声笑语,我们的米苔园越来越生机盎然。我收到过他们的不少馈赠:生病时送来的一句暖心的问候,低血糖时一颗关怀的巧克力,知道我还没吃早餐时递来的一包饼干,不善言辞的小孩帮我接手中重重的书籍等。这些都可以让我兴奋不已,跟班长叨叨个不停“这孩子真不错,改变很大呀。”语言的魔力慢慢发生作用,改变悄然发生。
有人喜欢用教育两个字字,我喜欢用帮助两个字,不是我们让他长成什么样,而是帮助他们展现更好的状态姿态,以宽容之心看待他们形态各异,又用欣赏的眼光看到独特之处,放大好的方面,缩小不足之处,引导他们主动争夺更广阔的天空,小小的花骨朵,连成一片令人赏心悦目。
最后我想说对这些小花:我只能耕耘一个春秋,未来你们将在更广阔的天地绽放,你们非常可爱,你们的改变也让我倍感自豪,未来请我的小花们,务必笑迎阳光,努力创造一片芬芳!
哦,几乎忘了告诉大家,为什么名为“米苔园的故事”。因为“米苔园”是我们的班名,大家何尝不想如牡丹般引人注目呢?但大多数人只是如苔花般的芸芸众生,哪怕不起眼,也努力绽放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淡黄,也要追逐清风朗月!
苔
袁枚(清)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END
图文:鲁志明
编辑:何慧庄
审核:彭文欢
期待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