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freshinterracialpics.com/fengshang/xinchao/1157.html★放飞一只牡丹鹦鹉★
图/文洪根盛
作者简介
洪根盛,男,年生,厦门市作协会员,同安区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青春诗歌》《厦门日报》等报刊,出版作品集《忘与不忘》。
是谁家出走的“孩子”——办公室误入一只牡丹鹦鹉,它在狭促的空间里翻飞,屡屡撞到玻璃窗上,又掉落地面。
后来,它掉落的位置刚好有一株茂盛的盆栽绿萝,它本能地钻进叶丛中,翠绿的身子和绿萝融为一色,不出声的话绝不会让人发现。我径自敲击着键盘,偶尔瞄一下这位逐渐平息下来的不速之客,两者之间相安无事。
临下班了,“小孩”还没有离开的意思,或许它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悄悄地靠近,趁其不备,一手探进叶丛中,一把抓个正着。
多惹人喜爱的小精灵,它的身子娇小玲珑,一手盈盈可握;它的羽毛以绿色居多,颈部是赤黄色的环带,这光滑斑斓的羽毛也显示了它健康的生命力。
美的东西人人都喜欢,一旦抓住了就爱不释手。以前和孩子逛街时,每每遇到卖宠物的摊子都忍不住为这种可爱的小鸟而驻足。要是把它带回家笼养起来,看它的活泼好动,听它的婉转鸣叫,不也是一件惬意的事吗?
但,我还是走到走廊上,一把松开了手掌。不记得在哪个电视节目中了解到,这种鸟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它们会与伴侣形影不离,相依相偎,而且多是会厮守终生。我自思不能照顾它周全,何必为一时的喜爱而徒生牵绊呢?
喜爱饲养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农村的孩子更是如此。记得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在野外放牛,那回是台风天,一个八哥鸟窝被风从树上刮落。鸟窝里的几只雏鸟出生不久吧,眼睛还没睁开,毛也没有长出来,就像几个柔软的小肉团,它们张着嫩黄的小嘴茫然地唧唧叫着。我和伙伴们一人分得了一只,回到家里用纸盒、稻草精心地垫个窝,细心地喂它米饭、小虫子。随着它的食量的增加,个头一天一天大了起来,每天放牛的时候,我们总要带上瓶子,抓上蝗虫,甚至是小青蛙,这些都是八哥鸟最有营养的食物。它的羽毛日渐丰满,终于可以在主人的带领下自行在野外觅食了。我养过的鸟不少,不过结局大都是悲剧,它们不是飞走了,就是成了家里猫的猎物,每每要伤心一段时间。
农村的天地广阔,人和动物的接触密切,饲养动物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我养过的动物各种各样,小的如鸟、鱼、乌龟……逮到了就养,另一部分要数家禽家畜了,它们更像是家里的一份子。那时候猫狗不会嫌弃家里贫穷,孩子也不觉得动物身上臭,不知道什么是寄生虫。人对动物的爱发于内心,牛羊吃草,放牧的时候要找到水草丰茂的地方,牧归的时候怀里还抱上一捆青草给它们加餐;猫狗吃饭,总是不顾父母的反对给它们偷偷增加口粮,没肉没菜就淋一勺酱油;鸭子爱吃蚯蚓,屋前屋后的石头就翻个遍,恨不得掘地三尺把蚯蚓都找出来,夜里再填三个黄豆,一只也不会落下……从饲养的过程来说,没有一样不成功的,鸡鸭生的蛋一窝又一窝,猫狗牛羊下的崽一茬又一茬。那时,不用大人给我们讲什么做事“有始有终”的道理,爱与负责——那是一种本能的行为。
孩子的乐趣
相较于我,儿子这方面的乐趣就少多了。他的第一次饲养小动物是在小学三年级的养蚕经历。起初只是养了几条,照顾起来方便,我指导他方法,有时候放学后陪他去溪边一棵桑树上采桑叶。打一开始我就教育孩子:养蚕的要求是他提出来的,照顾蚕宝宝的任务就要自己承担。后来经过一个季节的繁殖,蚕宝宝密密麻麻的,用几只纸箱都装不过来,蚕的食量越来越大,采摘桑叶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遇上下雨天更是麻烦。经历了一个过程,孩子的兴趣骤减,加上劳动量的增加,他开始消极怠工,慢慢地连换桑叶、清理卫生的环节都不用心操持了。我多次警告:再不用心照料,我就全部清扫出去了。最终还是不好抛弃这些生命,就把大部分的工作给承担下来,直至这批蚕化蝶产卵,全部送了出去。
后来,孩子又爱上了金鱼、仓鼠……特别是仓鼠共养了两次。故事情节的发展总是如出一辙,先是兴趣盎然,接下来是疏于照顾,最终这些宠物的下场是自生自灭。这些总让我懊恼,因此不再轻易答应他饲养动物。
随着他的长大,有一个阶段,当我们在宠物摊子前再次驻足时,孩子流露出对一只金毛犬的喜欢。我问他:“你喜欢它吗?”“喜欢!”“那你能保证精心照顾它一辈子吗?”他沉默了。“算了,我们家的环境还有你现在的学习压力也不允许养这么大一条狗。”我给他解了围。“那么,等我高中毕业后,暑假我们可以回农村老家住,那时候就是有时间和环境可以养狗了,就是两条也行!”“行,到时候我们再评估条件吧。”
说爱容易,尽心尽力不易,他不再执拗,知道自己有些事做不到,也是一种成长吧!
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这位过客扑扇着翅膀又钻进远处一棵树中,不知道它最后能否找到回家的路。但是我想,我的担心已经没有意义,既然不想爱就放手,放手就毅然决绝。
(此图片源于网络)
《同安作家》编辑委员会
诗歌现场:禾青子、修竹子
散文作坊:董冰苇、洪根盛
小说世界:君子兰、苏贞
曲艺杂弹:林华东
教育时评:康东鹏、平心
投稿邮箱:ls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