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海经真的是乱写的吗为什么和现实惊人相似 [复制链接]

1#

《山海经》由于记载的事物太过于广博和跟现实相不符,所以一直被世人认为是想象出来的一本荒诞不经的书。

但实际上《山海经》就是一部记录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习俗的传记,包含了人类从起源到文明、文化发展和繁衍,以及人类生存的各种辛酸与自然环境。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远古时期,地球各个大陆还没有分开,毕竟按现在的科学研究以及地理地图都显示,大陆在移动。

山海经

那为什么说《山海经》是在远古时候,各个大陆未分来时写的呢?

证据一:

“美国地理考古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试着进行按经考察,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用双脚去丈量勘测那些山脉。

她的方法是:《山海经》中的中国古人让你向东,你就向东,让你走三百里,你就走三百里,看看会发现什么。

经过几次失败,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胜利了。

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

落基山脉

证据二:

山经中明确的记载了这样一种动物,它叫犰狳,“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

翻译过来就是这种动物体型像兔子,像鸟一样的长喙,圆眼睛细长的尾巴,看见人就一动不动。

如果你看见过美洲犰狳的话,你就绝不会怀疑山海经的描述,美洲犰狳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和小兔子一样楚楚可怜,为什么像兔子?他不但体型像,而且那对长耳朵更像!犰狳还有个习惯,遇见危险就会像穿山甲一样缩成一团,当然就一动不动了。

美洲犰狳

证据三: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海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山海经》

上段是《山海经》介绍青丘的句子,那我们能否找到现实中的青丘?

你还别说,青丘确实存在,其在现实中是山东省的一个地名,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南部!

为什么我们能确定是在山东呢?根据考古研究和可考查的古文有记载这样说道:“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唐讨高丽,置青丘道行军。”——《子虚赋》。

青丘

并且在山东出土的一些汉代石刻上,就有把青丘的九尾狐给刻上去,与它一起的,有蟾蜍三足乌和小白兔,都被放在西母的旁边被当作保护神一样供着。

还有等等其他巧合的地方,但是巧合多了,难道就不是真相吗?

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和小编一起探讨那个充满玄幻而又遗失的世界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