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千岭之松)
现在社会风行的“白瘦幼”的审美观,不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审美观。年轻人不应该以这种审美观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美与不美,不能让这种狭隘的审美观充斥于我们的社会。
我们处于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时代,在审美上,也应该提倡多元化。
古人说“环肥燕瘦”。丰满匀称是一种美,所谓杨玉环似的美;身轻如燕是一种美,所谓赵飞燕似的美。
对于现代人而言,肤白和苗条是一种美,黝黑和丰满也是一种美,身材匀称健壮有力量也是一种美,只要健康,都挺好。
美,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各花入各眼,“情人眼里出西施”。
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说自己关于“美”的看法。
第一个方面,无论哪种美,美的前提应该有三。
美的第一个前提是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身体不健康,体弱多病,再美也是白搭。
如果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疑神疑鬼,心胸狭隘,嫉妒心强,即便这个人外表长得好看,也会让人觉得一点也不美。
为了单纯追求瘦,过度节食,或者吃减肥药把自己搞得有气无力病恹恹的不是一种美,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病态。
一个人即使长相美,打扮时尚,但不注重修为,不懂得多反思自己,不懂得提高境界开阔心胸,言行粗鄙,或者流里流气,或者说话刻薄,或者喜欢说人坏话,或者在网上到处指名道姓攻击人,不会给人带来美的印象。
美的个前提是自然美。
由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造成生态失衡,森林面积逐年减少,空气污染愈来愈严重,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的皮肤造成了很多危害;加上工作节奏加快,很多人由于工作原因导致生活不规律,也影响到了皮肤的健康。
所以,人们尤其是女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各种护肤品保养皮肤,是完全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有事无事浓妆艳抹,把一张脸画得像唱戏的一样,不仅不美,反而给人一种丑的感觉。
尤其是,有的人喜欢医美,把脸上这里动一刀那里动一刀,看起来倒是比之前美了,但给人的感觉很不自然,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僵硬,像假面人一样,让人感觉不舒服。
当然,浓妆艳抹也好,在脸上搞医美也罢,都是人家的自由,人家爱咋的就咋的。只是确实让人感受不到美。
相反,那些有学识有才华的人,完全不用化妆,素面朝天,穿着朴素简单整洁高雅,从骨子里透出一种知性之美,一种气质之美,在观感上,要强过浓妆艳抹和整形的人很多。
美的第三个前提是爱整洁爱劳动。
一个邋里邋遢、不讲卫生、不爱整洁的人,一个不爱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成天贪玩好耍、没有朝气的人,即使颜值再高,也很难与美挂上钩。
讲卫生、爱整洁是美的基础;热爱劳动、勤奋敬业的人,脸上永远有一种自信之美,一种阳光之美。
个方面,美是不分年龄的。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美。
如果说喜欢白和瘦,是审美的一类,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那么,现在追捧审美上的“幼”,则是一种畸形的审美意识,是一种走偏了的审美潮流。
审美上一味追捧“幼”,会将很多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引向歧途。
不少年轻人,追星不看爱豆是否在事业上勤奋努力,不看爱豆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看爱豆是否有才学,只看爱豆鲜、嫩、美,穿着打扮时髦,会耍帅,会唱几支歌,会跳几支舞,就爱得如痴如醉,不顾家庭经济实力,天南地北到处追星,无心学习,无心上进,幻想有一天自己也像爱豆那样,突然被什么秀选中,然后一夜成名。
这种畸形的审美,对年轻人的成长极为不利。
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因为把心思放在追星上,在该学习的时候不认真学习,该努力工作的时候不努力工作,把时间、精力、家里的钱都拿去追爱豆了。这些人过了青春期,大脑空空,两手空空,凭什么在社会上立足?
不仅如此,我们再往大的方面看,将来的民族大业还要靠年轻人去振兴,国家的未来还要靠年轻人去建设。如果年轻人都这样不学无术,把宝贵的青春拿去追爱豆,何以振兴?何以建设?
另一方面,靠高颜值走上演艺之路的流量明星,缺乏扎实的文化修养和深厚的表演艺术功力,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在众多的吹捧中突然收获了大量名利和赞美,出门前呼后拥,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这些人最容易飘,最容易误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做人的底线崩溃,人格丧失,道德沦丧,从人生最辉煌的高峰中摔下来,摔得体无完肤,变得臭不可闻。
一味追捧“幼”的弊端,不胜枚举。
年少有年少的美,成熟有成熟的美,老了有老了的美,为什么要一味追求“幼”呢?为什么觉得“幼”才是美呢?
如果把人比着太阳,朝阳有朝阳的美,午阳有午阳的美,夕阳有夕阳的美。
为什么只看见朝阳的美呢?
少年是刚从山野涌出来的溪流,初见世面,清澈明净,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有一种清澈和阳光之美。
中年是穿越很多山谷,撞过很多礁石,闯过很多险滩,水质元素复杂的江河,具有一种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历练的刚毅、坚韧、睿智之美。
老年是已经历了大风大浪,见过了无数潮起潮落的海洋。他们已看够了世态炎凉,尝够了人情冷暖,处变不惊,心胸宽阔,具有一种宽厚、旷达之美。
我们承认,年少时是人生丽的时候,因为青春,因为精力旺盛,因为充满了理想,因为皮肤。所以,少男少女的颜值应该是一生中的时候,从里到外散发出青春的朝气。
但是,因为年少,也暴露出自我认知上的缺失,知识的不足,锋芒毕露,看问题容易偏激,容易极端,不懂得自我反省等等缺点。
而中年是一个人三观定型,思想成熟,学识丰厚,经验丰富的黄金时期。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会的脊梁骨。中年,才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时候,充满成熟和智慧之美。
人到老年,的弱点是身体功能日渐衰退,在体力和精力上有些力不从心。但是,老年人如果保持不断进取的心态,不停止学习新鲜事物,依然可以做到思想敏锐,才华横溢,加上衣着打扮得体,有健康的爱好,夕阳红的美,也是值得欣赏的。
第三个方面,应该把对影视演员的审美和对现实生活中寻常人的审美区分开来。
我们对影视演员的审美和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人们对从事表演艺术的人的颜值的要求,要比对从事其他工作的人的颜值的要求高很多。
因为我们观看影视剧,当然首先喜欢看男主帅女主靓,其次是剧情和演技。如果女不靓男不帅,至少也要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因为这样的人看起来更正气、更顺眼、更舒服。人们普遍喜欢看长得美、长得正义的演员演正面人物,长相上有些欠缺的演员演反面人物。这是中国人对从事表演艺术的演员的审美习惯。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健康美,提倡自然美,提倡心灵美。没有必要强求白和瘦。
对于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的人而言,无论年轻时身材有多么苗条,一旦把自己奉献给了工作,成天忙得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得到片刻的休息,有时忙得顾不上喝水,忙得上厕所都要小跑,身上的赘肉也就越来越多。谁不想有个小蛮腰呢?可是工作不允许,生活不允许,做不到啊。
谁不想长得白白净净的?可是生活和工作毕竟比外形上的美更重要。那些在建筑工地上工作的人,在野外工作的人,在田间地头劳动的人,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怎么能白白净净?如果想白,就只有喝西北风。
难道长得不白的,都是不美的?其实,皮肤黝黑,依然有一种健康之美,有“黑牡丹”、“黑珍珠”的雅称。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样一种观念:无论外表长得怎样,爱劳动的人比好吃懒做的人美,踏实工作的人比偷奸耍滑的人美,善良真诚的人比心术不正的人美。
外形鲜美是暂时的,心灵美才是长久的。一个人无论高矮胖瘦,长相怎样,只要自己重视身心健康,自己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的充满活力,热爱劳动,心地善良,就很美。
尤其是女性,女不为悦己者容,要为自己而“容”,为自己而活,为自己活得漂亮而活。
我们要明白,活得漂亮比长得漂亮更重要,更长久。
年4月10日
(说明:1.此为我的原创随笔,严禁抄袭剽窃;2.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原创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