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宋耀州窑动植物纹饰特点解析 [复制链接]

1#
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pf/bdfyy/zjdy/

北宋中期,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商贸文化的蓬勃发展,民众休闲趣味普遍指向华美的装饰。耀州窑器物正是迎合了这种现实需要,装饰手法多样化,装饰题材丰富多彩。

耀州窑纹饰装饰题材因窑址地处陕西关中的农耕文明之中,又属于民窑性质,多以所处地域文化和民间乡土文化为基础。主要创作素材来源于日常所接触到的自然事物和社会文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南北文化交流畅通,题材内容扩展得更为丰富。最为常见的是植物类,有牡丹、菊花、莲花、葵花、梅花等花卉纹样;忍冬纹、柳枝纹、蕉叶纹等草木枝叶;石榴纹、葡萄纹、莲蓬纹等瓜果纹样。动物类有龙纹、狮纹、鹿纹等瑞兽纹样;凤纹、孔雀纹、鹤纹、鸭纹、鹅纹、喜鹊纹等珍禽纹样;鱼纹、摩羯纹、海马纹等水族纹样。还有人物类的佛教造像、道教人物、外域人物等纹样题材。辅助类纹样还有水波、山石、流云、几何、文字等。

在宋代耀瓷中,纹饰题材不仅丰富,每种题材的样式也非常多变,并于其中寄托着人们的审美理想。例如,植物类的除了上文提到的代表性纹饰牡丹纹外,菊花纹也在宋代耀州窑器物花卉纹样装饰中较为多见。菊花以其凌霜独放的铮铮傲骨寄托了古人坚强高尚的志向和自然质朴又从容的品格。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视为长生不老之物,所以在耀瓷中的菊花纹饰也寓意着祝福长寿的美好寓意。从而展现了宋代耀州窑器物装饰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追求。

动物类纹饰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广泛采用,其中鱼纹和鸭纹的广泛运用可能与当时所处的地区水源充沛有关,也有可能是受到南方水乡文化装饰的影响,或是对水资源匮乏情况改善的渴望。鱼寓意多子多福,是人们祈愿后代繁衍的象征。另外,由于与“余”的谐音相近,将鱼纹与莲花纹样结合起来,寓意连年有余。在宋代耀瓷装饰中,鱼纹常与蓖纹表现的水波组合图案一起出现,而鸭纹除了与水波组合之外,也会与莲花、鱼纹相结合,例如常见的水波鸭纹、鱼鸭或双鸭戏莲等。这些纹样画面布局对称均衡,形象自然,富有动感和生活趣味。

主体部位是耀瓷纹饰的特点之一。立件型器物常见器壁全身饰有纹样,而小型的碗、盘、尊等则内壁外壁均满饰图案。这一点与其他采用刻划花装饰的窑口的疏朗布局不同。通过这种全身饰纹的处理,使得器物在视觉上更加丰富,也增添了观赏的趣味。鱼纹和鸭纹作为主要的纹饰元素,使得耀瓷装饰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息。同时,由于鱼和鸭均与水波组合,还增强了耀瓷的水之意象,与其水的功能相契合。

可以说,动物类纹饰在耀瓷的装饰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通过运用鱼纹和鸭纹,让人们在欣赏耀瓷时不仅能感受到其精美的造型和华丽的色彩,还能体验到它们所传递的美好寓意和生动的故事。这些纹饰不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