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春花丨都门纪变百咏考论 [复制链接]

1#

《都门纪变百咏》考论*

高春花

高春花,女,文学博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近代战争文学、清代词学、清代女性文学等。著有《清代词选研究》(人民出版社)、《恽珠与〈国朝闺秀正始集〉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在《文学遗产》《词学》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都门纪变百咏》是庚子事变时期的重要典籍,组诗的两位作者疁西复侬氏与青村杞庐氏究系何人,一直悬而未决。笔者依据查阅的文献确定这两位作者分别是夏曰琦与庄礼本,并对文献记载甚少的作者行迹作勾陈,考订生卒年。组诗版本较多,明确各版本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粗疏之处,才能在使用这些版本时注意诸如删改、异文等问题,以免讹传。组诗采用的诗歌与纪事结合的体制是庚子事变时期诗歌新质之一。两位作者为庚子事变之亲历者,诗中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载录及对社会百态的观照均具有史学价值与社会意义。对组诗的评价与定位不能离开创作背景、庚子诗歌史及诗体演进等因素,过高或过低都不合宜,这对庚子事变时期其他诗歌的评价与定位具有参照意义。

《都门纪变百咏》;作者考;版本;价值;定位

《都门纪变百咏》是庚子事变时期重要的组诗之一,其史料价值已经得到认可,一些相关的史书均有收录。不过,目前对于该书的研究仅止于文献的整理与引用,其中一些研究在整理、引用时没有辨别版本源流而存在一些舛误,以致传讹。《都门纪变百咏》除了具诗史之用,在文学及文学史上均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组诗采用的诗歌之下附录纪事的体例在庚子事变时期是非常显著的一种诗歌体式。只有将《都门纪变百咏》置于庚子事变诗歌的整体观照与宏观的诗歌发展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才能相对客观的评价这组组诗在庚子事变诗歌、诗歌史以及诗体演进等方面的地位与意义,也惟有如此,才能给这组组诗合适的定位与评价。另外,本书的作者究系何人,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悬案,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考索并确定了组诗的作者。同时对该书的各种版本进行梳理,釐清这些版本之间的差异是进一步研究此书的前提与源头。组诗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也是本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