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牡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一游临夏河州牡丹情 [复制链接]

1#

河州牡丹情

牡丹,雍容华贵,冠绝群芳,寓意富贵吉祥,民族兴旺,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被誉为“百花之王”、“国民之花”。历代文人墨客用深情的笔触,吟唱牡丹,赞美牡丹,留下了无数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唐代诗人徐凝的《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色,占断万物之风光。诗人以虚拟之笔,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神比类,以洛神喻牡丹,用加倍烘托的艺术手法,赞美牡丹的仙气神韵。明代文人汤显祖更有“牡丹花下死,做*也风流”的名句,足以证明其被牡丹彻底折服,以至于将她的美凌驾于自己的生命之上。

临夏古称河州,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地之一。自从第一粒牡丹种子撒落在这里,这块肥沃厚重的土地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记载,河州牡丹有年的栽培历史。年,在临夏市南龙乡王闵家出土的金大定十五年(公元年)进义校尉王吉墓,墓室四周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雕工精湛,装饰性很强的压膜缠枝牡丹70余块。明代地方志中,把牡丹、芍药列为当地花卉之首。明人解缙在诗中描写河州花事“至今花乡似咸京”,可见当时河州牡丹园圃之盛。那时千娇百态的牡丹,装点着河州人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心情。

出生于甘肃临洮的清代诗人吴镇在《陈子昂谈河州牡丹之胜怅然有作》一诗中曾写下“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及尔谈今夕,今予更旧游。风清和政驿,月满镇边楼。只恐重来此,名花笑白头。”的诗句,对河州牡丹发出由衷的赞叹。他的诗句反映出河州人喜爱牡丹的盛况。

河州名儒徐绍烈酷爱牡丹、菊花,在庭院深处开辟花圃一处,题名“静养园”,内置一小亭叫“静养轩”,亲手培植各色花木。每当牡丹吐艳,篱菊怒放时,他便邀友欣赏品茗吟诗,并写下了许多意境幽远,词章清丽的吟花诗:“扫径迎宾花木间,争看红紫斗斑烂。轻云当午笼金彩,细雨连朝净玉颜。”诗人用喜悦的心情,赞美自己栽培的牡丹:“满园红紫斗芳菲,莫道人间宝贵稀,绝世丰姿真国色,争夸雨后醉杨妃”。花儿研究专家张亚雄先生在其《花儿集》(年出版)中写道:“史称牡丹以洛阳产者为贵,故又称牡丹‘洛花’,相传洛阳名花本来借种河州,则河州牡丹甲天下矣”,“花儿中吟牡丹多得不可胜记。”著名花儿学家周梦诗先生倾其一生,搜集、整理的牡丹“花儿”就有一千多首。牡丹与“花儿”如影随行,并蒂盛开,同频共振,不可分割,牡丹就是“花儿”,“花儿”就是牡丹。清末河州诗人祁魁元在《前松岩古风》一诗中写道:“老僧新开浴佛会,八千游女唱‘牡丹’。”写的就是当时人们唱“牡丹花儿”的情景。

一朵花,一座城,城在园中,人在画中。五月的临夏,城市在牡丹花海的包围之中,驻足大夏河畔,六十里花海长廊,一步一景,人随景动,景随人美。近看牡丹婀娜多姿,远眺牡丹连片成海。信风吹来,花香四溢。徜徉于花海之间,流连于芳香之中,感受别样的牡丹风情。

河州牡丹,历史悠久,冠绝国内。尤其是紫斑牡丹,树形高大,花径盈尺,丹香浓郁,与“花儿”艺术,八坊民居,砖雕彩绘,雕刻葫芦,特色美食文化一道,已成为展示临夏对外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一年一度为期一个月的河州牡丹文化月,旨在以此为平台,打响叫亮河州牡丹文化名牌,展示新时代“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新形象。

为进一步促进黄河文化和牡丹文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园城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创造景观优美,文化浓郁的人居环境,临夏积极推进黄河文化国家公园—一河州牡丹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建成后,为临夏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提供坚实支撑,为市民营造一处集游览、观光、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活动场所,极大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

“富种已随丹根至,农家小院频相逢。”牡丹种植不仅仅限于州府市区,公园花圃。据不完全统计临夏州七县一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平均海拔米的东乡族自治县也引进种植培育成片的牡丹园圃。牡丹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环境,其俏丽的倩影第一次出现在黄土高坡上。城内牡丹芳菲尽,王坪牡丹始盛开。王坪村是临夏市枹罕镇唯一的山区村,这里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村里集中栽植多亩牡丹,已成为临夏州牡丹栽培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技术最先进,集生产、培育、教学、科研、观光为一体的示范园区。由于王坪村属山区,海拔较高,牡丹盛开期较市区晚约半月左右,有错时观赏的优势。进入王坪,一眼望去,遍地牡丹,花香弥漫,成为游客向往,村民幸福,人人称赞的新家园,被誉为“河州牡丹第一村”。

眼下,正是河州牡丹盛开的季节。从雄伟的积石关外到滚滚的大夏河畔,从巍峨的太子山下到奔腾的黄河之滨,从农家院落到机关大院,一丛丛一簇簇姹紫嫣红﹑流芳溢彩的牡丹,含笑迎宾,颔首接客。机关、学校的牡丹园圃人来人往,或写生花间,即兴赋诗;或弄姿留影,与花共舞。农村凡有牡丹人家,门户大开,任左邻右舍的牡丹好家前来观赏游览;主人则邀请客人或品茶于树下,或猜拳于花丛,谓之“浪牡丹”。自治州首府临夏市区的八坊回族群众,还用清香鲜美的牡丹花瓣烹调“牡丹羹”、“牡丹菜”款待客人,谓之“牡丹宴”。“四月的牡丹开红了,l满园里红,绿叶儿配上是俊了。”这个时候,正是青年男女以歌传情﹑纵情高唱“花儿”的最佳时节。一曲曲以牡丹为令的《白牡丹令》《红牡丹令》《蓝牡丹令》从禾苗如茵的田野唱起,一直唱到四月八的松鸣岩、六月六的莲花山,这个过程谓之“唱牡丹”。

河州人不仅“浪牡丹”“唱牡丹”,而且牡丹渗透到各族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逢年过节时窗花上剪牡丹,迎亲嫁娶时新郎新娘披着红绸扎成的牡丹,照壁廊房的青砖上浮雕着牡丹,门簪悬柱、飞椽斗拱上雕刻着牡丹,面柜、衣镜上绘着牡丹,袜底﹑肚兜上绣着牡丹。四月出生的猫谓之“牡丹猫”,喝茶的开水谓之“牡丹水”,心中的爱人喻为“白牡丹”,建房拉梁的绳索绾一个活扣称为“牡丹结”。汉族人棺材上画牡丹,为的是“富贵不断头”,荫及子孙;庭院里育牡丹,为的是辟邪恶、补风水。信仰伊斯兰教的诸民族,则因竭力反对崇拜偶像,使之爱好趋向于大自然的花卉,尤其是牡丹。因此,尽管民族各异,信仰不同,但在崇尚牡丹这一点上,却有着共同的审美特征,因而,河州这块多民族聚居的弹丸之地上,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牡丹风俗和浓浓的牡丹情。

作者简介

何志霖,临夏县文化馆退休干部,曾任县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二〇一三年出版文学作品集《最后一只鹰》。系省作协、民协会员。

来源:临夏电视台

编辑排版:邓彩霞任力

审核发布:杨挚

备注:临夏文旅内容文章旨在宣传临夏文化旅游,不加原创,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河州牡丹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